河南三支一扶考情综述(新版)

时间:2024-03-06 16:25:40 三支一扶 加入收藏
平均收益:15万元/年 岗位薪酬:5-8万元/年 咨询费佣:3-5万元/岗 交易方式:先入岗后支付 服务周期:3-12个月 最低担保金:10000元 费佣/收益 < 0.61 回本周期:<5个月 预约人数:>12人 剩余名额:<7个/岗.人 岗位类别:行政/专技/其他 学历要求:专科/本科/研究生

关注一下>>数据24小时实时更新 >>

一、招募计划人数 (23年公告)

“三支一扶”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帮扶乡村振兴等工作,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基层单位人才匮乏、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2023年全省共招募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人员3200名(中央计划1600名、省级计划1600名,省级计划主要用于招募支医、水利、林业、就业和社会保障岗位),其中支教286名、支农489名、支医310名、帮扶乡村振兴635名、健康照护190名、水利202名、林业194名、就业和社会保障894名。服务期为2年。

二、招募对象及条件(2023年公告)

(一)招募对象

2023年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含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择业期内(2021年、2022年)离校未就业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2021年和2022年退役的服义务兵役高校毕业生;我省全日制技工院校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可分别参照大专、本科文化程度报考;2017年起招生的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二)招募条件

支教岗位须是已取得教师资格证的高校毕业生;

支医岗位须是医疗卫生类专业的高校毕业生;

健康照护岗位须是护理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且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健康照护师证或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水利岗位须是水利类专业的高校毕业生;

林业岗位须是林学、林业类、园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校毕业生;

支农、帮扶乡村振兴、就业和社会保障岗位不受专业限制。

三、重要时间节点

四、福利待遇政策

(一)服务期工资:服务期内工作生活补贴标准为专科生不低于2500元/月、本科生不低于2600元/月、研究生不低于2700元/月。按照每人3000元标准,给予每名新招募且在岗服务满6个月以上的“三支一扶”人员一次性安家费补贴。

(二)落实编制:对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人员自愿留在服务单位的,在单位编制限额内,经各县(市、区)“三支一扶”办申报,同级编制、人社部门审核,在核定的事业单位编制内办理入编及聘用手续,并逐级上报编制、人社部门备案,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岗位、工资等相关待遇。如服务单位无编制空缺的,在本县(市、区)缺编事业单位范围内聘用。不再约定试用期。

(三)五险一金:“三支一扶”人员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结合实际按规定缴纳住房公积金,办理补充医疗和商业保险,发放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

(四)职级评定及参考其他单位:服务期满1年且考核合格后,可按规定参加职称评定。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前无工作经历的人员期满且考核合格的,两年内在参加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考录(招聘)、自主创业、落户、升学等方面可同等享受应届毕业生相关政策。

(五)考研加分: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人员,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对于已被录取为研究生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学校应为其保留入学资格。

(六)定向招录:落实和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定向考录(招聘)政策。按规定从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三支一扶”人员中定向招录公务员和优先招聘事业单位人员。“三支一扶”人员在基层服务年限计算为工龄,参加工作时间按其到基层报到之日起算。

(七)组织规培:对符合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规定的支医人员,凭服务地医疗机构出具的试用期考核合格证明,由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协助办理参加考试手续。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参加支医服务的,期满且考核合格后由县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统一安排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五、笔试考情

(1)笔试科目:《公共基础知识》

【信息提示】

1.试卷科目变化:2018-2023年考查科目为公共基础知识,未变。

2.试卷题量变化:2019-2023年共85题,题型题量超过连续3年未变化。

全省统考,不分岗位和地市,全部一套试卷;满分100分内容包括:农业农村工作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人文与历史知识、经济知识、科技知识、地理知识、其他知识(社会保障知识相关、计算机知识相关等)以及时事政治。

(2)各版块内容占比

 


(3)各版块内容详解

结合近五年考情,河南省三支一扶考试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概论、党史基础知识、时事政治、经济学、法律、管理学、科技常识、地理常识、人文历史常识和岗位匹配知识。其中时事政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查较多,其次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济学、科技常识、地理常识等,但分数占比年度变化较大。

法律部分:整体占比趋势变化较大,考试难度和题量在 2020 年以后有所降低,着重考查法理学、宪法、民法内容。法律内容涉及法理学、宪法、刑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和其他法律知识。

时事政治:考查比重很大,考查多涉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央层面重大会议以及相关文件、《求是》杂志文章、官媒上的重要新闻等,考查相对来讲比较细致,且有些考点比较生僻。考查时间主要集中在近一年,也有一年半内的时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查较为分散,各个章节均曾涉及,一般通过案例(或时政热点)考查对基本原理的理解,难度一般。

毛泽东思想概论:偏重考查重大会议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的核心知识点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识记类直接考查为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侧重考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的知识。直接考查和间接考查均有,间接考查需结合背景资料分析意义影响等,难度偏大。

党史基础知识:侧重党的相关会议、事件、人物(著作)等相关知识,以识记性考查为主,也有综合性考查。

科技常识:主要涉及基础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和计算机知识等内容。考查难度较大,部分考查与时政热点相结合。

人文历史常识:主要集中在中国近代史(以党史为主)、和中国文学文化常识。部分题目结合时政背景考查,以识记考查为主,难度一般。

地理常识:自然地理、国情、世界地理知识均曾涉及。以往曾综合考查气候、作物种植、月相月球知识、二十四节气等,考查细致且较难。题干背景近年多结合时政热点。

经济学:涉及西方经济学、高中政治经济部分、会计学,近三年主要考查西方经济学,涉及宏观经济政策、汇率、供求关系、其他金融知识等。直接性和间接性考查均有,部分题目难度较大。

岗位匹配知识:主要包括涉农法律、涉农政策及新闻、涉医涉教新闻、水利社保新闻,以农业农村政策、新闻为主要考查内容。涉农法律主要考查了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涉农政策主要考查领导人涉农讲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一号文件等。多为识记性直接考查,较为简单,但涉及面广泛。

六、备考指南

通过以上对河南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考试内容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备考建议:

1.了解考情,知己知彼

《孙子·谋攻篇》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考生首先必须了解考试情况,即通过考试大纲或公告了解考试范围,通过历年真题了解考查特点;其次要了解自身情况,通过真题来检验自己的知识储备情况,了解自己对各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

2.掌握特点,制订计划

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考生在了解考查特点以及备考重点之后,制订一个完善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识记型题目较多的部分,考生要注重物理记忆和理解记忆,力求达到熟练记忆的程度;对于多学科交叉和与案例或图形相结合考查的部分,考生要通过学练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地理解、掌握;对于政治、法律、科技等时效性较强的部分,考生应多关注国家新政策、新讲话精神、新出台和新修订的法律法规以及近年来新取得的科技成就等。

3.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河南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考试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并非只需通过简单地读、看就能顺利通关。考生要想在考试中准确并快速地完成试卷作答,离不开平时的反复练习、查漏补缺。在初步掌握各部分内容的基础上,考生可以通过大量做题来培养反应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巩固成果,自我检测

在复习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尤其是临近考试的时候,考生应加强学习主动性,掌握一些必要的识记方法和技巧,对前一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并且提炼各部分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另外,考生还应通过练习,系统地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巩固学习成果,尽量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在短时间内获得提升。

【河南三支一扶考情综述(新版)】相关岗位: